原標題:“限硫令”明年初實施 LNG或將迎來第二個“黃金十年”
來源:環保在線整理
船舶看似和大氣污染聯系不大,實際上,海陸風能將船舶排放的廢氣向內陸輸送幾百公里。數據顯示,在我國港口??康拇?,二氧化硫排放量約占全國排放總量的8.5%,也成了我國大氣污染的一個重要污染源,尤其是對沿海城市來說。
因此,限制硫排放成了船舶污染治理的一個重要舉措。國際海事組織(IMO)2016年通過的決議,從2020年1月1日起,全球船舶所使用的燃油中,硫含量不得超過0.5%,臨近“限硫令”實施,船運行業該如何應對?
2019年10月25日,中國海事局發布《2020全球船用燃油限硫令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指出,不鼓勵脫硫塔使用。如此一來,置換低硫混合航油、使用高硫航油并加裝廢氣清潔系統(EGC)清除尾氣中大部分二氧化硫或使用LNG、使用甲醇等低硫替代燃料成了三大選擇。
盡管目前LNG等清潔燃料并不是航運企業面對限硫令的主流選擇,但新型船只正在轉變驅動方式,給清潔燃料帶來一定的機遇。有專業機構預測,2019-2020年,LNG作為船舶燃料將較以往更受青睞,全球船舶LNG燃料使用量將增加70%。
卓越金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陸豪也表示,LNG是我國內河船舶運輸較有前景的替代燃料,我國即將遇LNG產業發展的第二個“黃金十年”。憑借其清潔等突出優勢,預計僅在長三角區域船用LNG燃料潛在需求規模將達到50萬噸。
為夯實清潔燃料大規模推廣的基礎,江蘇省先后開展了“柴油—LNG”混合動力改造、LNG單燃料動力船舶建造、現有船舶動力系統整體更新改造等技術研究和試點,目前已建成的近100艘LNG動力船舶并運營正常。
同時,浙江自貿試驗區圍繞LNG進口、儲備、分撥、運輸、加注等業務,確立舟山為中心。根據舟山市港航和口岸管理局局長徐全昌介紹,舟山將建設白泉、六橫、衢山南、小洋山4個LNG接收站。
雖然LNG是一種理想的清潔能源,但想要大規模應用還存在一些阻礙,即船舶改造成本高昂、 LNG加注基礎設施薄弱和燃料艙占據體積較大等。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就目前情況來看,使用低硫燃油才是較好的選擇。
在這一方面上,齊魯石化、金陵石化、青島煉化、滄州煉化等的多家煉廠均有生產低硫船用燃料油計劃;中石化及中石油等有生產布局企業將陸續釋放低硫燃料油產能,中石化有10家煉廠布局低硫燃油,預計2020年總產能達到1000萬噸,中石油也有7家煉廠布局低硫燃油。
有消息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集團計劃2020年將低硫燃料油生產能力提高到1815萬噸/年。這樣看來,我國應對“限硫令”既有準備又有底氣。
另一個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相比硫排放,船舶氮氧化物年排放量占全國氮氧化物總排放量的10%左右。因此,在嚴格執行限硫令外,也要從控制硫氧化物轉化為既控制硫氧化物也控制氮氧化物排放,做到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兩手都要抓。
相關:最嚴限硫令大限在即 LNG產業鏈或迎“黃金十年”來源: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王天勇)訊,限硫令大限在即! 自2020年1月1日起,國際海事組織(IMO)將正式開始實施全球范圍內實施船用燃油硫含量不超過0.50%m/m的規定。至此,全球版的最嚴限硫令即將全面實施。各國在實施IMO2020上標準不同,歐美更早就實施了臨海排放控制區,我國也提前實施了臨海排放控制。在非排放控制區的國際海域,都需要遵守IMO2020的船燃新規。 2019年10月25日,中國海事局發布《2020全球船用燃油限硫令實施方案》,其中明確指出,不鼓勵脫硫塔使用。如此一來,置換低硫混合航油、使用高硫航油并加裝廢氣清潔系統(EGC)清除尾氣中大部分二氧化硫或使用LNG、使用甲醇等低硫替代燃料成了三大選擇。 在互動平臺上,不乏投資者咨詢企業關于限硫令的影響。
三維工程董秘表示,作為化工、石化領域專業技術服務商和“硫磺回收專家”,上述計劃實施引致的新建或技術改造需求將為公司主業發展提供良好機會。
有投資者也擔心上市公司會否受限硫令的影響導致成本上市。渤海輪渡董秘表示,公司一直執行使用的是含量不超過0.50%m/m的標準燃油。
LNG或迎來“黃金十年” 盡管目前LNG等清潔燃料并不是航運企業面對限硫令的主流選擇,但新型船只正在轉變驅動方式,給清潔燃料帶來一定的機遇。有專業機構預測,2019-2020年,LNG作為船舶燃料將較以往更受青睞,全球船舶LNG燃料使用量將增加70%。 卓越金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陸豪表示,LNG是我國內河船舶運輸較有前景的替代燃料,我國即將遇LNG產業發展的第二個“黃金十年”。憑借其清潔等突出優勢,預計僅在長三角區域船用LNG燃料潛在需求規模將達到50萬噸。 滬東中華造船總經理陳軍認為,當前,中國正在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持續增加LNG的進口和使用,成為全球LNG需求增長的最大來源國。與此同時,日韓等國和歐洲也在擴大LNG的進口。滬東中華開發技術先進、質量可靠的LNG裝備和發展LNG產業鏈,符合中國國家政策和全球清潔能源市場的需求,可以預見,未來十年,LNG產業鏈必將大有可為。
來源:環保在線整理&財聯社
編輯:華氣能源獵頭(微號:energyhunt)
轉載請注明出處,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