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東地中海油氣管道協議:能源獨立與地緣博弈的新戰爭?
來源:澎湃新聞網;作者:喻曉璇 夾在歐、亞、非三洲之間的地中海,歷史上曾是“文明的搖籃”。羅馬帝國時期,這片海域一度被稱為“我們的?!?MareNostrum)。千年之后,這片“我們的?!眳s面臨一場劃界危機,平靜的海域,因一條由以色列通往歐洲南部的天然氣管道暗流涌動。
當地時間12月22日,希臘總理辦公室宣布,希臘、塞浦路斯及以色列三國領導人將在新年伊始簽署一份有關建造東地中海天然氣管道(EastMed)的協議。 據美聯社12月23日報道,明年1月2日,希、塞、以三國將在雅典簽署這份協議。按照目前的計劃,這條天然氣管道將從以色列的黎凡特盆地近海天然氣儲層出發,穿越東地中海,到達希臘的克里特島,再經希臘大陸最終到達意大利。 希、塞、以三國的能源合作一直為東地中海上的另一個國家土耳其所不滿,土耳其今年多次派遣鉆探船駛向東地中海深處塞浦路斯島周圍進行油氣鉆探。上個月,土耳其與位于地中海南岸的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達成一份協議,劃定了土、利兩國的“海上邊界”,同時強調,希臘、埃及與以色列不得在未獲土耳其許可的情況下在東地中海進行勘探活動。 在過去的十年中,在東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埃及、以色列及黎巴嫩沿岸進行的探索性鉆探發現了大量天然氣和石油,這片海域也因此成為了與海洋邊界和經濟專屬區(EEZ)有關爭議的焦點。
被孤立的土耳其 “希臘和支持它的國家長期以來一直在做準備,讓土耳其無法在地中海采取任何行動……他們正在與以色列和一些阿拉伯地中海鄰國做著同樣的努力。我們不希望引起爭執,我們也不希望侵犯任何人的權利。”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12月22日表示。 但埃爾多安也強調,“土耳其不再有沉默的奢侈”,也不會在地中海天然氣問題上“矜持”。 1972年,土耳其以“保護土耳其裔塞浦路斯人”為名出兵塞浦路斯與希臘兵戎相見,并支持土耳其裔塞浦路斯人建立“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由于塞浦路斯問題遲遲未能解決,支持北塞浦路斯的土耳其與希臘一直以來是“死對頭”。而面對希臘、塞浦路斯與以色列的能源合作,同處地中海東部的土耳其已有被包圍之勢。自從東地中??碧匠鎏烊粴馓镆詠?,土耳其一直以來對其他國家在該地區的油氣開采行為在有所忌憚,并已在事實上做出反擊。 今年2月,土耳其發布了開采計劃,5月再次披露方案細節,將在東地中海進行石油和天然氣的“勘探性開采”,截至目前已派出兩艘鉆探船。塞浦路斯方面則強烈回應,指責土耳其方面的開采方案“侵犯”塞浦路斯專屬經濟區,同時披露塞方有意加速對這一海域的油氣開采進度。 11月27日,土耳其宣布與地中海對岸的利比亞簽署軍事合作諒解備忘錄,同時還劃定了兩國的海上管轄領域。土耳其與利比亞繞過其他地中海沿岸國家“私自”劃界的行為讓希臘、塞浦路斯和埃及感到不滿,因為這使得土耳其獲得了更大面積的專屬經濟區。 據法新社報道,在土耳其大國民議會于12月6日表決通過海上劃界協議后,希臘政府于6日驅逐利比亞駐希臘大使門菲。與此同時,埃爾多安則宣布土耳其將與利比亞建立海上航線,他同時強調,希臘、埃及與以色列不得在未獲土耳其許可的情況下在東地中海進行勘探。 土耳其在東地中海的“抵抗”早已讓歐盟不滿,歐盟一直以削減難民撥款相威脅,并宣稱制裁土耳其。11月11日,歐盟各國外長針對土耳其在東地中海的勘探通過了一項機制,歐盟可以“制裁對未經授權的油氣開采活動負責或參與其中的個人或實體”。 希臘能源和環境部長科斯蒂斯·哈齊達基斯(KostisHatzidakis)22日早些時候也表示,“無論埃爾多安說了什么,東地中海天然氣管道協議仍將繼續(推進)。”
以色列的能源獨立與外交勝利 與東地中海天然氣管道項目簽署消息一同傳出的,還有以色列開始出口油氣的消息。 以色列能源部12月19日表示,預計以色列最大的天然氣田利維坦(Leviathan)氣田將于12月23日投入生產。就在12月22日,以色列能源部長尤瓦爾·斯坦尼茨表示,埃及將于2020年1月中旬起從以色列進口天然氣。 據路透社12月23日報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石油工業高級別消息人士稱,以色列向埃及的天然氣出口規模將達到70億立方米。另一位以色列能源行業的消息人士估計,目前出口埃及的天然氣價值為195億美元,其中140億美元來自利維坦油田,55億美元來自塔瑪(Tamar)油田。 半島電視臺2018年報道稱,埃及私營企業Dolphinus控股公司與以色列諾布爾能源(NobleEnergyMediterranean)及德雷克鉆井公司(DelekDrillingLP)于2018年2月簽署了合作協議,根據協議,以色列塔瑪爾及利維坦兩大天然氣田內價值150億美元的天然氣將被售予埃及Dolphinus控股公司。以色列在未來十年內將大約64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出口至埃及。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將上述天然氣出口至埃及的協議稱為“喜訊”,他認為,此舉將發展以色列的經濟,也將加強區域合作關系。 據中海油旗下專業石油媒體平臺OilSNS發布的一份報告,以色列曾一度是天然氣進口國,而其天然氣主要是由埃及的Arish-Ashkelon管道輸送而來。近幾年在地中海上發現的天然氣田有望提供足夠能源,不僅能夠滿足以色列日益增長的國內需求,而且多余的天然氣資源可供出口。 以色列在地中海上發現的天然氣也成了這個曾經在地緣上被“孤立”國家的一筆政治和外交財富。總部位于紐約的美國猶太人報刊AlgemeinerJournal分析稱,以色列正在利用新發現的能源儲備,通過與鄰國經濟上的相互依存來增強地中海地區的區域穩定。 以色列在地中海上的另一戰略考慮體現在與塞浦路斯和希臘之間新成立的“三方聯盟”。自2009年以來,在美國的大力支持下,這三個國家在涉及安全和經濟的一系列問題上穩步加強了合作。從經濟上來說,新聯盟的成立為以色列通過海底的“東地中海管道”向歐洲出口提供了另一種潛在的途徑。 另一方面,今年1月,埃及倡議下的東地中海天然氣論壇(EMFG)成立,以色列與埃及、塞浦路斯、希臘、意大利、巴勒斯坦及約旦同為創始成員國。分析認為,這個平臺正在成為一個區域外交平臺。 “通過該平臺,國家之間的仇恨被拋在一邊,這有利于經濟上的互惠……以色列的加入本身就是一項重大外交勝利,這是以色列第一次正式加入一個包括阿拉伯國家在內的區域論壇。”AlgemeinerJournal指出。
靠以色列擺脫俄羅斯天然氣?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為東地中海油氣管道的建設提供了支持,并貢獻了部分技術研究費用。據美聯社報道,預計東地中海油氣管道將滿足歐盟10%的天然氣需求,從而減少歐盟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 據《耶路撒冷郵報》報道,參與東地中海天然氣管道項目談判的希臘前副部長德米特里·多利斯(DemitriDollis)曾表示,“歐盟將優先選擇以色列的項目而不是‘土耳其溪’(TurkStream)項目,因為歐盟國家參與了(以色列項目)。另外,由于歐洲嚴重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因此該項目不僅對以色列、希臘和歐洲具有最高的地緣政治意義,也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支持。” 多利斯提及的“土耳其溪”項目,是一條經黑海和土耳其將俄羅斯天然氣輸送至歐洲的管線,一直受到美國的指摘。今年5月,美國國會兩黨在參眾兩院提出了一項“促進東地中海安全及能源伙伴關系”法案,而兩黨都在推進的另一法案則威脅要制裁俄羅斯通往德國的“北溪-2”(NordStream2)天然氣管道項目。12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了關于制裁“北溪-2”與“土耳其溪”項目的文件。
近年來,美國在努力集結中東地區盟友打擊伊朗之外,也在將東地中海天然氣論壇變成美國實現在該地區利益的一個戰略工具。 據麥克拉奇哥倫比亞特區通訊社(McClatchyDC)今年6月的報道,美國白宮和國防部消息人士稱,區域能源資源是成為特朗普核心政策圈的重要關切,特朗普幕僚團隊的主要成員也將石油和天然氣需求視為其對俄羅斯和歐盟戰略的關鍵。自奧巴馬政府時期,一個名為“能源資源局”的機構就一直在努力使歐洲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建立“一個綜合的能源市場,以促進區域合作并加強能源安全”。 因此可以看到,美國與歐盟同為東地中海天然氣論壇的觀察員,并一直促成該區域聯盟的合作。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今年3月陸續訪問以色列、塞浦路斯、希臘三國,敦促并協調東地中海天然氣管道協議的簽署工作。 然而唱衰這條通向歐洲的天然氣管道的呼聲也不小。 《外交政策》今年8月的一篇文章認為,從以色列利維坦天然氣田出發到達意大利的東地中海油氣管道是一個造價非常昂貴的項目。因為包括利維坦在內的東地中海天然氣氣田都位于深水儲層中,這使得開發和開采成本高昂,而該地區基礎設施的缺乏也會讓天然氣出口成本大大提高。 據《外交政策》的數據,利維坦氣田的天然氣開采成本預計為每百萬英熱單位(mmBtu)4至5美元,而加上管道建設和運輸成本,這些天然氣運抵歐洲時對于消費者來說已經十分昂貴,無法吸引買家。若歐洲的天然氣價格高于每百萬英熱單位8美元,東地中海天然氣管道項目才可實現盈利,但這還是高于未來10年預期的平均價格——每百萬英熱單位6.5美元。 “利用東地中海能源削弱俄羅斯市場份額的方式影響歐洲能源平衡的想法是一個幻想——歐洲對天然氣的渴望是如此巨大,而俄羅斯提供這種天然氣的能力也如此巨大,用我們目前(在東地中海)發現的有限儲量,不足以滿足歐洲所需。”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伯恩斯坦海灣與能源政策項目主任西蒙·亨德森(SimonHenderson)表示。 據麥克拉奇哥倫比亞特區通訊社報道,根據歐洲委員會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數據,歐洲三分之二以上的天然氣從歐盟以外地區進口,其中大約一半來自俄羅斯。2017年,俄羅斯對歐盟的天然氣的輸送量接近2000億立方米。“歐洲還能從哪里獲得能源?”亨德森設問道,“如果在這件事上我完全不考慮政治,我會說伊朗。”
相關:格土阿三國將協調推動“南部天然氣走廊”項目建設
來源:新華網 作者:李銘
格魯吉亞、土耳其和阿塞拜疆三國外長會議23日在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舉行。三國承諾將進一步加強在能源、交通等領域合作。
格魯吉亞外長扎爾卡利亞尼、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和阿塞拜疆外長馬梅季亞羅夫出席會議。
扎爾卡利亞尼在會后新聞發布會上說,三國外長強調了共同推進跨里海天然氣管道項目的重要性以及三國在將里海地區能源輸往歐洲中的獨特作用。三國外長重申,將協調推動“南部天然氣走廊”(SGC)項目建設,加強三國跨境運輸合作。 三國外長會議通過了聯合聲明和《2020-2022年三國合作行動計劃》,強調三國將繼續加強在政治、經貿、文化、能源、交通等領域的合作并制定了具體實施計劃。
來源:新華網&澎湃新聞網
編輯:華氣能源獵頭(微號:energyhunt)
轉載請注明出處,感謝!